这是发生在荆楚大地之上看不见敌人的殊死搏斗
这是军事医学专家团队和人民群众一起风雨同舟
这是勇敢逆行直面新冠火线光荣入党的抗疫故事
这是建党百年历史长河永远值得珍藏的坚定回眸
6·1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大型红色原创话剧《党旗那抹红》今日重装与您见面!
首演地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大礼堂
(一)创作背景
1.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成立4周年前夕,作为军事科学院唯一授权出品的原创红色舞台剧,该剧承载着向建党百年献礼的光荣使命,责任重大、任务光荣。
2.在全世界新冠疫情仍在肆虐的今天,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对于进一步激发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勠力同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有着极其积极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3.舞台剧《党旗那抹红》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的抗疫故事第一次以话剧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因而倍受瞩目。反映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对于各单位生动形象地开展党史军史教育,深刻感受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着直观的教化作用。
(二)创作目的
1.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习总书记“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要求,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红色文化内容,讲述伟大的抗疫精神,潜移默化中实现红色火种的代代相传。红色文化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基石,是中华文化对外输出的特色内容,更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2.传承和弘扬无私奉献的“抗疫精神”
践行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形成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是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举措,我们要把二十字的伟大抗疫精神,即“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之中。
3.讴歌军地协同、双拥共建的感人事迹
在武汉抗疫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需要通过艺术手法反映出来:一是军地携手、加强联动,全面推动军民战“疫”;二是军民一心、广泛动员,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三是模范拥军、多方保障,地方为部队提供防护物资;四是拥政爱民、人民有难,军人当先火线逆行。
(三)创作意义
1.为中国红色文化传承探索新的操作路径
2.为红色基因的宣扬提供鲜活的运作范本
3.为中国全民红色教育探寻崭新思考维度
舞台剧《党旗那抹红》就是要通过生动记录一名抗疫团队的研究人员从向往入党到火线入党的闪光轨迹,通过记录她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受到广大一线共产党员行为感召的心路历程,讴歌以陈薇院士为代表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团队日夜奋战,创新构建了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和多重病原检测三位一体的检测平台;讴歌这个英雄群体无畏生死,奔赴一线开展新冠肺炎流行规律调查研究,为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讴歌这个英雄群体攻坚克难,争分夺秒研发疫苗,为民而战的英雄壮举。
(四)剧情介绍
1.《党旗那抹红》由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荣誉出品,由军旅作家、军事科学院军事人物研究室副主任刘巍担任编剧和主题歌作词,主要以文学创作的笔法,讲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剧目借助抗疫团队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的视角,展开整个剧本的叙事。
2.全剧选取女主人公春节期间紧急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参与搭建移动式帐篷生物安全实验室并进行核酸检测、随队前往金银潭医院ICU病房收集临床样本、专家组核心成员到实验室看望慰问以及疫苗终于研制成功、并光荣火线入党等生动场景,设置分幕内容。
3.生动展现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面对新冠疫情,不顾安危、不负使命、“向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的崇高大爱,充分体现军科抗疫的专家团队勇敢逆行、“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原创 | 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频道推荐/

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27日至29... [详细]
精选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