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无论探索太空还是推动各领域科技创新,中国都将不惧任何困难和挑战
中国航天已成为创新高地、精神高地、人才高地,正向着新的起点努力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迈向航天强国、建设科技强国,既需要创新的智慧、探索的勇气,也始终离不开良好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飞成功。由此回望,中国航天在2020年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这份让国人振奋、让世界赞叹的答卷,展现出科技自立的能力,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航天领域一次次传来捷报,令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样品,如期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启行星探测新征程,正在逐渐抵近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为世界各个角落提供高质量导航定位服务;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成功,吹响中国空间站建设号角……一系列重大任务的完成,使得2020年在中国航天史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背后洋溢的是攻坚克难的强大自信,体现的是胜不骄败不馁的从容心态。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发射任务的“双线作战”,到顶住几次航天发射失利的压力再创辉煌,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用平常心看待困难、用自信心对待征途,交出的答卷让人敬佩。有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无论探索太空还是推动各领域科技创新,中国都将不惧任何困难和挑战。
2020年恰逢我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50周年,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回看中国航天的壮丽往事,让人不由得产生感动之情。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标注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条件下自力更生的勇气和创造力。50年后,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5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探索形成了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代代传承。50年的积淀,中国航天已成为创新高地、精神高地、人才高地,正向着新的起点努力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当世人屡屡追问“中国航天为什么能”,答案不仅体现在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团结拼搏、执着创新中,也体现在那无数双向往星辰大海的专注眼神中。今天,中国人愈发理解航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梦想对一个民族的长远意义。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十分珍惜这种来自全社会的厚爱,并为此全力前行。如同一位火箭总设计师所言,“中国航天有个传统,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也就持续一顿饭的时间。对于研制团队来说,成功不是光环,更不是休止符,而是下一次任务的起点”。迈向航天强国、建设科技强国,既需要创新的智慧、探索的勇气,也始终离不开良好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星际探测有着更深更远的梦想。嫦娥五号归来预示着新的探索即将出发,“天问一号”还将面对火星探险的多道关卡,空间站建造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但只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想的跋涉就会充满无穷动力。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必将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频道推荐/
精选酷图/
任何挑战都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
王争鸣:挺立高铁最前沿
胡晨 小人物大情怀
忠诚,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威震日寇建奇功的新四军“虎将”——吴焜
周保中:书写东北抗日“可歌可泣的诗篇”
唐殿诰:在炮火中打退了敌人九次冲锋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故事
雨后敦煌雅丹壮美如画
一座丝路古城 千年文明佳话
咬文嚼字|原来你是这样的汉字
穿越千年 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
网红博物馆:不只是拍照那么简单
让博物馆越来越智慧
富有盎然诗意 营造史诗风格
学在党校·思在党校·悟在党校
发挥社区党建的四个引领作用
“宽肩膀”护民生
驻村当有“乐状态”
党员干部要经常接受政治体检
互联互动推进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发挥社区党建的四个引领作用
常怀“五心”砺党性
强党建高校党委怎么做
图说党建系列
第一部确定党的宗旨的党章
爱国将领冯玉祥:布衣上将,戎马焕章
刘亚生:为了解放事业牺牲个人生命
高高举起信仰的旗帜
河北:推动解决六大问题 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快速发展
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外方领导人配偶欣赏中国戏曲
一针见血!中央纪委披露多领域20余种形式主义怪象
图读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加强和改进
王军田:为民办事,敢接烫手山芋
陕西宝鸡市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建设 社区小网格 搭起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