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实施考古发掘项目4260项,发掘面积约341.9万平方米;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许多大学设立考古、文博或文物保护专业,考古文博人才培养呈现出蓬勃态势……“十三五”期间,经过考古人不断奋斗,我国考古事业发展壮大,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这个根脉就是历史和文明,而考古学正是认识这个根脉的重要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文物和古迹中不仅蕴藏着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也透射着当今中国发展繁荣的文化密码、力量源泉。考古发现不仅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也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历史长河里的文明遗珠,如同洪荒烈火淬炼出的精金、亘古风霜琢磨过的美玉,激励中华儿女开拓创新、自强不息。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今,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活化利用,直接带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600岁紫禁城衍生出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让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以更年轻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强大的文化滋养。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一项文化事业,考古工作承担着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的使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学习掌握历史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才能获得更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接续奋斗,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频道推荐/
精选酷图/
任何挑战都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
王争鸣:挺立高铁最前沿
胡晨 小人物大情怀
忠诚,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威震日寇建奇功的新四军“虎将”——吴焜
周保中:书写东北抗日“可歌可泣的诗篇”
唐殿诰:在炮火中打退了敌人九次冲锋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故事
雨后敦煌雅丹壮美如画
一座丝路古城 千年文明佳话
咬文嚼字|原来你是这样的汉字
穿越千年 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
网红博物馆:不只是拍照那么简单
让博物馆越来越智慧
富有盎然诗意 营造史诗风格
学在党校·思在党校·悟在党校
发挥社区党建的四个引领作用
“宽肩膀”护民生
驻村当有“乐状态”
党员干部要经常接受政治体检
互联互动推进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发挥社区党建的四个引领作用
常怀“五心”砺党性
强党建高校党委怎么做
图说党建系列
第一部确定党的宗旨的党章
爱国将领冯玉祥:布衣上将,戎马焕章
刘亚生:为了解放事业牺牲个人生命
高高举起信仰的旗帜
河北:推动解决六大问题 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快速发展
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外方领导人配偶欣赏中国戏曲
一针见血!中央纪委披露多领域20余种形式主义怪象
图读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加强和改进
王军田:为民办事,敢接烫手山芋
陕西宝鸡市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建设 社区小网格 搭起连心桥